面料织物缩水的原因及影响分析

缩水是指织物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洗涤、脱水、干燥过程后,长度或宽度发生变化的现象。缩水程度涉及不同纤维、织物结构、织物加工时的外力等。

缩水率最低的为合成纤维和混纺织物,其次为毛织物。麻布织物在棉布中间,丝布的缩水较大,最大的是粘合纤维。人工棉布人工毛料织物。

从客观上讲,棉织物会出现缩水褪色的问题,关键是后期整理。因此,一般家纺织物是预先缩水的。需要指出的是,预缩率不等于不缩水,而是指缩水率要控制在国家标准的3%~4%以上,内衣材料尤其是天然纤维材料会缩水。所以,买衣服时,除了要知道面料的品质、颜色、款式外,还要了解面料的缩水率。

普通织物的缩水

  • 棉:4%~10%
  • 化学纤维:4%~8%
  • 棉涤混纺:3.5%~55%
  • 本色白布:3%
  • 府绸:3~4.5%
  • 斜纹面料:4%
  • 人工棉:10%

 

织物面料的缩水原理

 

在纤维自身吸收水分之后,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膨胀。纤维化一般为各向异性(不包括尼龙),即长度缩短,直径增加。纺织品在下水前后的长度差异通常称为缩水。织物的吸水性越大,其膨胀的剧烈程度越大,缩水程度越大,其尺寸稳定性越差。

纤维自身的长度与所用的纱(丝)长度不一样,通常以织物缩水率来表示这两者的差别。

纤维的缩水率(%)=[纱长度-织物长度]/纱线长度。

浸渍后的织物因其自身膨胀而进一步缩短,从而导致织物缩水。纤维缩水率不同,缩水率不同。面料自身组织结构、张力不同,织物缩水率也不同。纤维张力小,织物紧密厚实,织物缩水率高,缩水率低。

纤维具有较大的张力,织物松散和轻薄,织物缩水率低。为降低织物的缩水率,在染整过程中,常采用预缩水整理方法增加纬度密度,提高织物缩水率,以降低织物的缩水率。

 

织物面料缩水的原因

 

1 当纺、纺或染纱时,织物中的纱线纤维在外力作用下被拉伸或变形。与此同时,纱线纤维和织物结构会产生内应力,在静态干松弛状态、静态湿松弛状态或动态湿松弛状态下,纱线和织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内应力,使纤维和织物恢复到初始状态。

2不同纤维及其织物的缩水度不同,主要取决于其纤维特性——亲水性纤维的缩水性较大,如棉、麻、胶等纤维,疏水性纤维的缩水度小。

3 纤维湿润状态,在浸液的作用下,纤维膨胀,使其直径增大。举例来说,在织物上,织物交织点的纤维弯曲半径必须增大,从而使织物长度缩短。如棉纤维在水力作用下膨胀,其横截面积增大40~50%,长度增大1~2%,而合成纤维热缩水如沸水缩水,一般在5%左右。

4 当纤维被加热时,纤维的形状和大小发生变化,当其冷却后不能回到初始状态时,则称其热缩水。热缩前后所占百分比的热缩率称为热缩率,通常用沸水缩水试验,在100℃沸水中纤维长度缩水百分比。

热风也很有用,在100℃以上的热空气中测定缩水百分比,100℃以上蒸汽中测定缩水百分比。不同情况下,纤维的内部结构、加热温度、时间等条件也有所不同。例如加工聚酯短纤维的沸水缩水为1%,维纶短纤为5%,氯纶为50%。光纤的尺寸稳定性与纺织品加工和织物的尺寸稳定性密切相关,为后期工艺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。

 

缩水率的影响因素

 

1 原材料

面料不同,面料缩水也不一样。一般情况下,吸湿大的纤维浸水后会膨胀,直径增加,长度缩短,缩水率大。若某些粘合纤维的吸水率可达13%,而合成纤维织物吸湿性能差,缩水率低。

2 密度

纤维的密度不同,缩水率也不同。若经纬度接近,则经纬度缩水程度接近。高密织物的经纬缩水较大。与之相反,纬度密度比经密织物高,缩水较大。

3 纱支粗细

纤维纱支粗度不同,缩水率也不同。纱支粗布缩水大,纱支细布缩水小。

4 织造技术

面料的制作方法不同,缩水率也不同。一般说来,纤维在织造和染色过程中都要多次进行拉伸,使张力较大的织物缩水,反之亦然。

5 纤维组成

相对于聚酯、腈纶等合成纤维,天然植物纤维(如棉麻)和植物再生纤维(如粘胶)更易吸湿膨胀,因而缩水率较高,而羊毛由于纤维表面的鳞片结构易被毡化,影响其尺寸稳定性。

6 面料结构

一般说来,机织织物的尺寸稳定性优于针织品;高密度织物的尺寸稳定性优于低密度织物。机织平纹织物的缩水率通常小于法兰绒织物,而对平针织物,平针组织的缩水比罗纹织物要小。

7 生产工艺

纺织品在染色、印刷及整理等过程中,不可避免地会被拉长,这就造成织物的张力。但是,织物遇水后,很容易使织物的张力下降,因此我们发现织物经过洗涤后会缩水。实际上,我们经常用预缩的方法解决这一问题。

8 洗涤保养

洗护包括水洗、烘干、熨烫。三步中的每一步都会影响织物的缩水。比如,手洗试样尺寸稳定性好于机洗样品,洗涤温度对其尺寸稳定性也有影响。一般而言,随着温度的升高,稳定性下降。试样的干燥方式对织物的缩水也有重要影响。

干燥法、金属网干燥法、挂挂式干燥法、转筒式干燥法等。结果表明,织物的尺寸受滴水干燥的影响最小,而转筒拱烘干法的影响最大,其余两种烘干方式中间。

另外,根据织物的组成,选择适当的熨烫温度,能提高织物的缩水性能。比如,棉麻织物可通过较高的温度熨烫而增加体积缩水率。不过,温度越高越好。对合成纤维来说,高温熨烫不仅不能提高缩水率,而且还会影响织物的性能,例如硬脆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必填项 fields are marked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