纺织品质量检测是保证纺织品质量、提高纺织品安全性必不可少的环节,本文就从纺织品常规检测项目入手,分析纺织品质量不合格的原因,并给出简单的改善方法。
检测项目 | 主要影响因素 | 主要理化性能变化 | 相应提升措施 | |
01 | 水洗/皂洗
Washing |
浮色;还原性物质、活性氯及氧系漂白剂等 | 织物表面浮色脱落、返沾;染料发色共轭体系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 | 加强水洗;选用高牢度染料及固色处理 |
02 | 干洗
Dry cleaning |
浮色;染料的溶解性能 | 织物表面浮色脱落、返沾;相似相溶 | 加强水洗;选用高牢度染料及固色处理 |
03 | 摩擦
Rubbing/Crocking |
浮色;织物结构及表面物质 | 织物表面浮色脱落、返沾;染料摩擦时发生结合键断裂而脱落 | 加强水洗;选用高牢度染料、固色处理及降低织物表面摩擦系数 |
04 | 日晒/耐光
Light |
浮色;日光、还原性物质、活性氯及氧系漂白剂等 | 染料母体或发色共轭体系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 | 加强水洗;选用高日晒染料及日晒牢度提升剂 |
05 | 汗渍
Perspiration |
浮色;还原、氧化物质及pH值影响等 | 织物表面浮色脱落、返沾;染料母体或发色共轭体系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 | 加强水洗;选用高牢度染料及固色处理 |
06 | 水渍
Water |
浮色;染料自身结合力大小 | 织物表面浮色脱落、返沾;染料与纤维间结合键断裂 | 加强水洗;选用高牢度染料及固色处理 |
07 | 洗涤
Laundering |
浮色;还原性物质、活性氯及氧系漂白剂等 | 织物表面浮色脱落、返沾 | 加强水洗;选用高水洗染料及固色处理 |
08 | 氯漂
Chlorine Bleach |
浮色;活性氯 | 织物表面浮色脱落或发生氧化而变色 | 加强水洗;筛选染料及应用耐氯提升剂 |
09 | 非氯漂
Non-chlorine Bleach |
浮色;氧系漂白剂等 | 织物表面浮色脱落、返沾;染料发色共轭体系发生氧化或还原变色 | 加强水洗;筛选染料及固色整理 |
10 | 熨烫/热压
Hot Pressing |
浮色;染料的升华牢度 | 贴衬表面浮色沾污;染料发生色迁移 | 加强水洗;选用高温型染料及固色处理 |
11 | 升华/干热
Dry Heat |
浮色;染料的升华牢度 | 贴衬表面浮色沾污;染料发生色迁移 | 加强水洗;选用高温型染料及固色处理 |
12 | 唾液
Saliva |
浮色;乳酸 | 织物表面浮色脱落、返沾;染料发色共轭体系发生还原反应而变色 | 加强水洗;筛选染料及应用耐唾液牢度提升剂 |
13 | 海水
Sea Water |
浮色;氯离子 | 织物表面浮色脱落、返沾; | 加强水洗;筛选染料及应用耐海水牢度提升剂 |
14 | 光汗复合
Perspiration Light |
浮色;光照、还原物质、活性氯及环境氛围等 | 染料母体或发色共轭体系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而变色;染料与纤维间结合键断裂而脱落 | 加强水洗;选用高日晒染料、固色处理及日晒牢度提升剂 |
15 | 臭氧
Ozone |
臭氧 | 染料母体或发色共轭体系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色 | 加强水洗;筛选染料及应用耐臭氧牢度提升剂 |
16 | 烟熏
Gas Fume |
氮氧化物 | 染料母体或发色共轭体系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色 | 加强水洗;筛选染料及应用耐烟熏牢度提升剂 |
17 | 酚黄变
Phenolic Yellowing |
氮的氧化物、酚类化合物 | 由于氮的氧化物与酚类化合物(如BHT)发生作用,造成黄变现象 | 筛选合适的抗氧剂及应用耐酚黄变提升剂 |
18 | 缩水率
Dimensional Stability |
织物的原材料不同、组织结构及生产工艺 | 纤维吸水或织物张力释放后发生收缩或释放 | 张力预释放;定型整理;应用树脂整理 |
19 | 外观
Appearance |
织物的原材料不同、组织结构及生产工艺 | 纤维吸水或织物张力释放后发生收缩或释放 | 定型整理;树脂整理 |
20 | 拉伸强度
Tensile Strength |
织物的原材料不同、组织结构及生产工艺 | 纤维、织物在一定强力作用下伸长;超过一定值而断裂 | 提高纤维、纱线间的交联与抱和程度,应用强力提升剂 |
21 | 撕破强度
Tear Strength |
织物的原材料不同、组织结构及生产工艺 | 织物在瞬间断裂时,受到的力 | 提高纤维、纱线间的经纬密度与相对抱合力,应用撕破牢度提升剂 |
22 | 接缝强力
Seam Strength |
织物的原材料不同、组织结构及生产工艺 | 垂直于缝迹方向,恒速拉伸至接缝破坏,记录最大力值 | 提高纤维、纱线间的经纬密度与摩擦系数,应用防纰裂剂 |
23 | 接缝滑移
Seam Slippage |
织物的原材料不同、组织结构及纱线强度 | 分为定伸长与定负荷两种,考察经纬线纱线间的滑移难度 | 提高纤维、纱线间的经纬密度与摩擦系数,应用防纰裂剂 |
24 | 顶破强度
Bursting Strength |
织物的原材料不同、组织结构及生产工艺 | 球形顶杆垂直顶压试样,至其破坏 | 提高纤维、纱线间的交联与抱和程度,应用强力提升剂 |
25 | 抗起球
Pilling Resistance |
织物的原材料不同、组织结构及生产方式等 | 织物摩擦→产生毛绒→毛绒纠缠→形成小球 | 烧毛、蚀毛处理;应用抗起毛起球剂 |
26 | 耐磨性
Abrasion Resistance |
织物的原材料不同、组织结构及生产方式等 | 给定压力下,对织物转圈摩擦,使试样破裂 | 提高纤维、纱线间的交联与抱和程度;降低织物表面摩擦系数 |
27 | 织物克重
Fabric Weight |
织物的组织结构及加工方式 | 织物单位面积内的重量 | 拉伸、预缩或增重处理;应用增重剂 |
28 | 纬斜/扭斜
Distortion |
织物的组织结构 | 定型过程中发生扭曲 | 二次定型 |
29 | pH 值
pH value |
织物染色、加工方式 | 织物萃取或蒸煮后,溶液的pH值 | 酸、碱或缓冲体系中和 |
30 | 甲醛
Formaldehyde Content |
织物加工方式(如2D树脂整理) | 织物萃取或蒸馏后,溶液中的甲醛含量 | 清洗剂清除,化学反应;应用甲醛去除剂 |
31 | 禁用偶氮染料
AZO Dyes |
加工中染料种类 | 是否含禁用的24种致癌芳香胺 | 选用合适的染料 |
32 |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
APEO |
纱线、织物染色、加工方式(乳化剂、油剂等) | 织物中APEO含量超标 | 清洗剂清洗,应用专业清洗剂 |